作者:翼は夢、そして空へ
日本知名連鎖牛丼業者「すき家」爆發了員工集體辭職事件,
即便廠商願意支付高於平均時薪的薪資卻仍然請不到人,背後的原因是?
各位應該都吃過牛丼吧?
▲ 香噴噴的牛丼令人胃口大開(作者:Hajime NAKANO,「CC BY 2.0」)
牛丼幾乎可說是日本最普遍、最受歡迎的平價美食了。可口的牛肉片、香濃的滷汁,覆蓋在Q彈的白米飯上,只要吃上一口就停不下來。相較於一碗至少要5-600円起價的拉麵,一碗中碗(並盛)的牛丼只需要約莫280円,讓多數人都可以輕鬆飽餐一頓,被稱為平價美食的霸主絕非浪得虛名!
然而,這樣的平價美食有將可能被迫漲價,而且一碗可能會漲到500円的水準
提到牛丼,多數台灣人第一個想到的代表或許是吉野家,不過日本規模最大的連鎖牛丼業者其實是「すき家(發音:sukiya)」(吉野家排名第二)。然而,雖然是日本最大規模的連鎖牛丼體系,該公司卻在今年上半年陷入空前的危機,而導致危機的背後原因,則是由於打工計時人員的大量辭職所致!
▲ 日本隨處可見的「すき家」店面(作者:Sun Taro,「CC BY-SA 2.0」)
大約從今年3月開始,「すき家」的許多分店突然停止營業,「すき家」對外表示停業的分店是在進行所謂的「パワーアップ工事(power up 工程)」,各分店將於整頓後陸續重新開幕。根據網路媒體的報導,截至5月中旬,全國進行改善工程的店家總計已達184家,將近全店鋪總數的一成。
然而,需多原本對外張貼告示說「四月下旬重新營業」的店面,到了預定日期卻遲遲沒有開張,「すき家」官方也對外表示「部份店面必須調整至五月中旬才能營業」,甚至有的店面必須延期至五月下」。很明顯地,店面整頓更新的進度不如預期。
此外,需多網友前往部份整頓後重新開張的「power up店面」用餐,卻紛紛表示「不知道究竟升級了什麼地方?」以下是個人在日本討論區找到的某位顧客說法:
店裡頭沒有任何變化、
喚人鈕按了還是不會響、
沒有提供水、
店門口的煙灰缸撤掉了、
以外代的客人為優先、
無視店內客人的點餐順序、
還聽得見店員聊著低俗的話題,
這算啥啊,真的是日本的企業嗎?
除了「看不出哪裡有更新過了?」的回報,有許多位於鬧區的「すき家」原本採取24小時無休的經營方式,卻被網友回報說貼出了「夜間停止營業」或者「部份時間停止營業」的告示。類似的回報案例一多,讓各界開始對「すき家」進行的「パワーアップ工事」感到好奇。
▲ 原本應該是24小時營業的店面(作者:Nori Norisa,「CC BY 2.0」)
對於上述詭異現象的背後原因,網路上流傳的一個主流說法是「すき家」的內部其實面臨了嚴重的「人手不足」問題,而造成人手不足的原因,則是大量打工人員的出走潮所致。或許會有人感到好奇,同樣是牛丼的供應體系,為何「吉野家」、「松屋」、「なか卯」都沒有狀況,卻是規模最大的「すき家」出現打工人員集體離職的局面呢?
關於這點,就得從「すき家」的經營模式來探討了!
包含「吉野家」在內的其他牛丼供應體系,都採取「1間店面配置至少2人,且至少其中1人為正社員」的方式。然而「すき家」有別於其他體系,採用了名為「One Operation(獨自作業)」的特殊經營方式,即部分店家或是部份時段僅配置1名店員,且該名店員有可能只是打工人員。這樣的經營模式可以有效節省人事成本,並轉化為利潤。
請試著想像一下,當店裡只配置了一名店員時,也代表了這位店員從招待客人、點餐、收銀、烹調料理、打掃清潔……全部的工作都得一手包辦,其工作份量之大,一個人實在難以負荷。如果再遭遇到店裡客人較多的尖峰時段時,店員多半是處於分身乏術的局面,更別提還得兼顧服務品質了。
此外,對於24小時營業的店面來說,「すき家」在大夜班時段僅配置1名店員,也讓店舖的治安出現了危機。事實上,在日本眾多提供24小時服務的連鎖體系中,「すき家」是遭受搶劫比率最高的。
然而,「すき家」似乎沒有察覺(或者該說視而不見)這樣的不合理現象,在2月初時還在菜單裡追加了3種鍋物料理(原因是因為希望和吉野家推出的「牛壽喜鍋」競爭),這也成為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。
也許有人會好奇:「不過是3道新菜色,有那麼龐大的影響力嗎?」
傳統的牛丼料理,其製作流程主要為「盛飯→淋上牛肉與肉湯」,其步驟簡單、出餐時間也較短;鍋物料理則需要經過較為繁瑣的烹調程序才能出菜,不僅流程相對繁雜、烹調時間也長。對於原本負荷頗重的1人店面而言,追加的三道鍋物料理更是大大提昇了店內人員的負荷(況且客人總是容易被新菜色所吸引)。
結果,在不堪獨自1人負擔全店工作的重荷之下,許多打工人員都選擇辭職不幹了。
當1間店只安排1位員工顧店時,那位員工一旦辭職,這間店的營運立刻就會出現問題。也因此大量打工人員的出走,很快就衝擊到眾多「すき家」分店的經營。這也是為何會有眾多分店被迫關閉,且遲遲無法開張的原因。
原本「すき家」新增的鍋物料理,是希望在和其他眾多牛丼業者的低價競爭中,創造出另外一條可以拉高產品價格、提昇附加價值的新路線,然而沒有顧及員工的工作環境以及工作份量,卻導致了意外的員工出走潮,這是當初始料未及的。
上述說法由於一直沒有被主流媒體深入報導,所以只停留在傳言階段。一開始「すき家」還不願意承認網路上的說法,甚至還硬拗說:
「所謂的power up工程,並非如外界所想像地一般是對於店內的裝潢作更新,而是針對廚房部份的收納以及動線部份作重新規劃,以提供更流暢的作業流程以及更加的工作效率!」
直到5月,「すき家」的母公司「株式会社ゼンショーホールディングス(善商)」終於對外承認該公司確實面臨了從業人員手不足的問題。
▲ 「人手不足,僅提供外帶與吧台區的服務」(作者:Ippei Suzuki,「CC BY 2.0」)
5月14日,朝日新聞所刊出的一篇報導中,提到善商公司的小川社長作出了:「日本人已經變得不願意從事3K的工作了!」的發言,更讓外界認為他不願意承擔責任,還意圖將「すき家」招不到人的狀況歸咎於日本人不願意吃苦耐勞。
看到這句話,身在台灣的我們應該覺得很似曾相識吧!
隔天(5月15日),善商公司在官方網頁針對朝日新聞的報導刻意提出澄清。善商公司認為記者擴大解釋了小川社長的意思,小川社長說的「日本人不願意從事3K工作」,其實只是在訪談中提及「自己有看到類似這樣的報導,但這也確實是現況的局勢」,亦提到「但無論如何,這都是經營者必須面對的責任」。
由於朝日新聞過去在日本有發生過不少曲解、捏造事實的報導案例,因此有善商公司的解釋確實發揮了部份作用。然而,卻也有民眾認為即便再怎麼澄清,「すき家」給予打工人員過重的負荷而導致人員辭職依舊是事實,「すき家」也理所當然地被冠上了「黑心企業」之名,並強烈被各界要求應該改善員工的待遇與工作環境。
此外,也有部分日本人發出了「牛丼真的是便宜過頭了,與其為了削價競爭而必須讓員工受到這般的不合理待遇,我寧可接受比較貴的價格」、「牛丼即使賣個1碗4~500円,也沒啥違合感啊」的反省聲音。
事實上,一碗280円的牛丼,對日本人的薪資水準來說真的是划算至極的食物啊!
2014年4月,日本的全國平均打工時薪為989円,關東地區的平均時薪則為1045円,一碗280円的牛丼,相當於日本打工族平均時薪的 30%。台灣目前打工的基本時薪為109元(103年將調成115元),我們今天算高一點,假設某人的打工時薪有120元吧,那麼同樣算30%的話……嗯,有36元!
在台灣,36元讓我們找間有店面的餐廳吃一餐,還要吃到「有肉片、吃得飽」的料理,說實在難度很高啊(XX張的魯肉飯一碗也要33元,而且根本吃不飽)。
舉這個例子,並非想批評台灣的薪水有多低或者是物價有多高(雖然一部分是事實),而是單純覺得一碗280円的牛丼或許真的太過便宜了!在享用香噴噴牛丼的同時,我們可曾想過在這碗牛丼的背後,可能隱藏了一間為了壓低成本,不惜犧牲勞工權益的黑心企業呢?
總之,下次前往日本時,我應該暫時不會去「すき家」用餐了!
講到這邊,應該會有人好奇小川社長指的「3K」究竟是什麼意思吧?其實「3K」為以下三個日文單字所組成:
きつい(辛苦),指勞力密集、消耗體力類型的工作;
きけん(危險),指風險性高、容易發生意外導致傷亡的工作;
きたない(不潔),指衛生程度差、易導致健康受影響的工作。
因為三個單字的發音都是K開頭,因此被合稱為「3K」。
所謂的「3K職業」或者「3K職場」,則代表了具備了上述「3K」性質的職業或者工作場合。姑且先不論薪水,一份既辛苦、又危險,甚至衛生程度不佳的職業,會願意從事的人恐怕不多吧!至於什麼樣的職業會被歸類於「3K職業」呢?
一般認為建築工人、清潔員、警察、消防員、護士、すき家店員(科科)…等職業均具有3K性質(3K職業很多,如果您的職業未被舉出還請見諒!)。此外「3K」並非日文近代流行語,甚至早在90年代就已經為人所使用。
至於所謂的「6K」,則是基於上述的「3K」,再加上另外三項K要素:
給料が安い(薪水低,這點應該不用解釋了)
休暇が少ない(休假少,或者是有休假額度也沒辦法使用)
カッコ悪い(工作的性質不夠光鮮亮麗,或是給人俗氣感)
同樣地,上述的三項一樣是K開頭,和原本的「3K」合計就是「6K」了。講白一點,這種「6K職業」根本不是正常人願意幹的吧!以台灣來說,會引進外勞從事建設或是看護等相關行業也是基於這個原因(當然還有一部分的原因,就是雇主不願意負擔「薪水」的那項K,所以請了較為廉價的外勞)。
如果依照這個標準來看,「すき家」或許不只是3K,甚至有5~6K了!
沒有留言 :
張貼留言